阅读历史 |

从头再来(67)(1 / 3)

加入书签

2022年8月9日,他们的小脸和小手在凛冽的北风中被冻得红彤彤的。他知道这些孩子们都是上级领导安排的,看来他马上要出现在最新一期的新闻简报里了。在中国弄虚作假是家常便饭,这种为了政治宣传而搞的虚假的欢迎仪式不知存在了多久。进入21世纪后,甚至变得更为离谱了。这些看起来天真无邪的孩子们都是经过组织上精心挑选的,他们的家庭必须在政治上靠得住。如果他们中某一个的家庭成员出了‘问题’,那就会失去参加这种活动的资格。也许是因为刚刚从崇尚平等自由的美国归来,柳侠惠对中国社会的现状特别敏感,他不由得为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民感到莫大的悲哀。他知道,即使再过四十年,很多中国人虽然过上了小康的日子,但是依旧享受不到最起码的自由和平等。那时的中国还有很多人为了生存而在社会底层挣扎(比如农民工),他们倍受歧视,可以说是活得毫无尊严。在后世,大姐柳淑惠就是这样的人。她拖儿带女又没有大学的学历,连户口都没有,只能起早贪黑地干些体力活。她为人太实在,不是做生意的料,这样的人好像是被改革开放的大潮给遗忘了。她不愿意给父母增添负担,也不愿意接受弟弟妹妹的资助,直到她的孩子们都大学毕业以后才过上了比较安稳的生活。柳侠惠在后世很后悔自己没有早一点将大姐一家从贫困中解救出来。一想到这个,他的鼻子一酸,眼泪也涌了出来。没想到这‘感人’的一幕恰好被在场的摄影记者捕捉到了。第二天他就在《人民日报》第一版上看到了自己一边接受小朋友们的献花,一边擦眼泪的照片。这张照片的下面附上了这样的文字:“我国运动员柳侠惠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在访美期间再次刷新两项世界纪录,创造了奇迹。他昨天载誉归来,在首都机场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首都各界革命群众的热烈欢迎。”到机场迎接柳侠惠的领导人有两位国务院的副总理,还有国家体委的新主任庄则栋,外交部的黄副部长,以及柳侠惠所在省份的省委书记。大家合影之后,黄副部长低声向他转达了总理的指示:抓紧时间休息,马上就会有新的外事任务需要他去完成了。柳侠惠被安排到大名鼎鼎的北京饭店休息。这个时代的北京饭店是用来招待外国贵宾的,一般老百姓根本进不去。不过在他看来,除了大厅里摆放的那些国宝级的艺术品,也没有什么太值得称道的地方。关键是住在北京饭店很不自由。他长得一点儿也不像住在这里的其他贵宾们,无论走到哪儿都会引来关注的眼光。要不是他的照片早已登在了国内的各大报纸上,光是进出饭店时的盘问恐怕就能把他给烦死了。柳侠惠住的房间里有服务员送来的两报一刊,即《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这是中国在十年文革期间最为重要的三个官方出版物。他在这些刊物上看到了关于他在美国打破世界纪录的报道,但是对于他被授予纽约市荣誉市民的称号和在帝国大厦上杀死4名恐怖分子并拯救了100多名人质的事件却一个字都没有提到。不过这是不难理解的,这个时代中国政府还在国际舞台上坚决反对美帝和苏修,坚决支持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两报一刊当然不会轻易报导任何与这种政治立场相违背的东西。另外还有一份专门给各级干部们看的内部刊物《参考消息》,它专门挑选刊登来自国外的对中国有利的消息。那上面也许会提到发生在纽约的恐怖袭击事件吧。当天晚上外交部的黄副部长代表组织来宾馆看望了他,并向他询问起纽约帝国大厦上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柳侠惠将那天发生的事情向黄副部长复述了一遍,他说他杀死那些恐怖分子是在当时情况下迫不得已的行为。他隐瞒了他已经走出了帝国大厦,又决定返回这一点。他对纽约警察局和联邦调查局的人也是这么说的,赵依兰还为他做了证。黄副部长临别时拍着他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柳老弟啊,你的命真大,运气也真好。”柳侠惠不太明白黄副部长的意思,很多年后他才了解到:中共高层有人对他的行为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他在政治方向上出了错,应该受到严肃的处理。后来还是太祖发了话:“我看柳侠惠同志没有错,此事不必再议。”要是没有这句话,他的‘政治生命’很可能被提前划上了句号。其实柳侠惠自己根本就没有从政的打算,在某些事情上他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着往前走的。第二天早上,柳侠惠刚起床房间里的电话就响了,是外交部的一位女工作人员打来的。她通知柳侠惠,说努克亲王邀请他去他自己的府邸做客。努克就是那个被政变赶下台,随后在中国支持下组织流亡政府,前后在中国滞留了四十多年的小国亲王。他经常出现在中国的《人民日报》和电视系列片《新闻简报》里,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了。他在电视屏幕里给人的印象是笑容满面,一见人就作揖,是个老好人。其实柳侠惠知道,他一生经历坎坷,曾经两次担任国王,两次担任国家元首,两次流亡海外。他对他的国家的影响巨大,同时也受到大多数国民的爱戴,晚年被尊称为‘太上皇’。他周旋于各个大国之间,如鱼得水,堪称世界政坛的一大奇迹。他有一句名言,其中文大意是:我虽然是一只蚂蚁,却能让大象听我说话。吃过早饭后,柳侠惠来到宾馆的大门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