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节(1 / 2)

加入书签

那三十余名马贼,似想到了什么面露狂喜,持刀的手臂都在激动颤抖。

嗒嗒……

脚步声下,一道道身形魁梧,身着黑色劲衣的汉子出现,进入内院,大步踏行,沉默冷酷。

这些人一手黑伞,一手马刀,几乎把整个内院占满,放目望去,人头涌动,黑伞遮顶。

在内有周围的高墙上,也有数不清的持刀汉子出现,四面八方站满了人。

而李家死士,在这些人出现的下一息,与巴氏兄弟一样退到湖边,退无可退为止,再后退一步就会落湖。

这些死士,原冰冷的脸上显露不安。

磅礴大雨落下,被几乎挤满内院的黑伞齐齐荡开,不湿伞下周身。

狂风侵袭,吹荡的伞身油纸、伞下人身劲衣袖摆,猎猎作响。

黑伞似隔开了一上一下两个世界,一动一静,加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持刀人,带给他人一种无法形容的压抑与绝望。

宛若一幅百米大小的黑白水墨画卷。

游仙

唰!

内院之外的高墙上,一道人影在上面闪烁逼近,脚掌在墙头一点而过,整个人便轻飘飘掠过数座高墙,速度奇快,留下道道残影,从雨幕中穿行而过,灵动轻便,似雨水未沾周身。

最后,他站于内院高墙之上,旁边的持刀汉子把黑伞遮于他头顶,露出一张年轻脸庞。

“聂头领。”旁边马贼低声问好。

聂天宁低头,正好与抬头视来的巴氏兄弟二人对视一起,不由嘴角轻翘。

这一幕,与先前巴氏兄弟站于墙头,俯视、不屑洪恺时异常相似,只不过对象翻转。

内院人头涌动间,分出一行通道,从内院口直到队伍最前方。

彭虎与昌一铭从队伍最后走出,任由大雨湿透衣衫,每走一步,身后的人行通道闭合,远远看去,所有黑衣人跟着他们而动。

属实而言,这次的指挥权确实在他们这,聂天宁这个头领反而沦为打手。

之前被围攻的三十多名马贼激动欲落泪,这种生死之差太煎熬,常人难以承受。

“是石头领,聂头领到了……”有人瘫软坐地,热泪纵横。

此时此刻,在石焱与聂天宁手下做事的马贼,被他们打心底嫉妒。

“对方居然有援手,又一个炼体境大成,但他给我的威胁比之前那人强很多。”巴笠站于李家死士最后,目光一直在聂天宁身上徘徊,目露凝重。

“这人轻功太好了,速度也比我们快很多。”巴仲也惊疑不定,他擅长速度,境界只是炼体境大成,速度比炼体境巅峰的巴笠都快,可即便如此,面对聂天宁,他都自愧不如。

连比胜的心思都没有,差距很明显。

“大哥,你别忘了湖上还有敌人实力没有显露,这一次,我们麻烦了。”巴仲目光扫过湖中向小亭前行的小舟,看不出端倪,他在犹豫,要不要劝他大哥?

战?还是逃?

这些人最差都是气感境二重武者,气感境五六重的也占比不少,若是与聂天宁厮杀,这些人背后突袭,危险程度太致命。

但巴笠很看重李家当年的援手之恩,所谓千两银子酬劳只是给江湖上的名声一个交代,他若要劝,巴笠很大可能不会答应,哪怕身死也要报答李家恩情。

这时,巴仲身形发冷回神,舟头之人似察觉到他的目光,回报一笑容,笑容温暖,但他却如被毒蛇吐信掠过般,全身发冷,寒意入髓。

……

这一切的变化看似很慢,实则极快,才过了半分钟。

“敢,敢问公子,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面对这突然的变化,李家众人不由呆立半晌,小亭下,眼看小舟临近湖心,李文靖才反应过来,连连抱拳,石焱一身白袍,书生打扮,似最好说话。

说话同时,李文靖眼神不断逼视岸边的巴氏兄弟,示意他们快出手。

旁边的李氏手掌藏于身后,不知小动作什么。

小舟已行至小亭中央前五米处,下面有暗石,小舟无法再前行。

笛曲终了,余音袅袅,李文靖的话石焱置若未闻,他转身面向少女,问道:“这曲叫什么?”

少女放下竹笛,神情恍惚,长发湿粘一团,任由雨水自她俏颜淌下,似在回忆什么。

石焱也不打扰她,负手而立,静静等待。

昏黄天际,狂风暴雨,雷弧裂空,湖中的旧烂小舟,衣衫淋湿的少女,伞下静立的少年,构成一幅完美画卷。

少女终回神,见石焱在等她,歉意一笑,声音细柔:

“望尽天涯,远山如画,曾相伴仙影觅琼华,韶华游仙,瞰舒卷云霞。曲名——游仙。”

“游仙……”石焱低声叨念。

嗖!

“去死吧!”李氏猛地抬臂,从身后举出一小型弓弩,向背对他们的石焱直接按下了叩机,神情狰狞。

石焱侧行一步,再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