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节(1 / 3)

加入书签

“这有啥好委屈的?俺们姑娘天天都能让俺们吃饱饭,俺们还不用昧着良心去打劫。”

“姑娘还让人教俺们练武,还让人把俺们的老娘和妻儿送去安全的地方,给他们吃饱穿暖住新房。这样的日子要是还委屈,那以前俺们怕是得弄根草绳全家上吊去。”

“就是!女子咋啦?女子就不能有本事啦?俺们姑娘虽然是女子,但俺们姑娘有本事啊。她比俺们这些大老爷们儿都能打。”

“可不咋的,俺们一群大老爷们儿捆一块儿都打不过她。”

反正不管是男是女,不管是陆地上、甲板上还是河水里,他们都是被血虐的那一方,这种情况下,他们委屈好使吗?不服气有用吗?不接受是好日子过腻歪了,不想投诚想投胎吗?

众人犯:“……”说得好有道理_(:3」∠)_

他们被说服了,那些渔民却担心上了。

“你们不会对俺们姑娘有啥意见吧?”

“俺们姑娘可是你们的救命恩人。”

“就是,听说你们还是啥大官儿呢,大官儿都是读书人吧?读书人可不能做那白眼儿狼。”

“我咋听说就是读书人才最爱出白眼儿狼?”

“”

被误伤的一众读书人:

潘云正清咳一声,“放心,我们对叶姑娘也是非常感激的。”

叶安澜努力忍住不让自己笑出声,“好了,这些我们等会儿再说,大家先把先生们带去村子休息吧。”

之前一直绷着那根弦,现在看到村里留守的人迎出来,叶安澜总算稍微安心了些。她和负责开船的渔民们一起,把潘云正他们送进村子,安置到各家各户暂时住下。

潘云正他们尽管已经非常疲惫,但却没有一个人选择立刻休息,而是在安顿好后,立刻就去跟叶安澜了解情况了。

推心置腹

叶安澜早有所料,毕竟读书人嘛,聪明,聪明就容易想多,一想多了,各种阴谋论就也跟着冒出来了。

她让杨小桃和魏祯带着渔民们去扫尾,免得被人追踪到这边——马匹和俘虏什么的,都得安置到山里的隐蔽之处,从河边到村子的马蹄印子也得清理干净。

另外她还安排了不少渔民在村外警戒,以防万一有人突然闯过来。

等把自家小弟全都打发走,叶安澜这才和潘云正他们简单说起自己的经历和规划。

“我原本生活在北边的小村子,因为村里总有匪寇乱兵肆虐,贪官污吏也盘剥得十分厉害,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我们这才举家往东南方向逃难。”

“逃了好多天,总算找到了一处还算不错的地方落脚,但因为路上聚集了太多同伴,所以很难不着痕迹的带着大家一起融入当地百姓里,没办法,我们只能自己找了一处荒无人烟的广袤山林避世隐居。”

“目前我们已经盖了房子、开了荒地,种田养殖、纺线织布之类的事情都已经走上正轨,水渠和防御工事也已经开始修了。”

“后续我打算把其他营生也发展起来,比如晒盐、制茶、打铁、酿酒、开医馆学堂啥的。这些都需要人手,但我们的队伍里并不是每种人才都有。”

“我在山下搜罗了不少有手艺的人,但像你们这种饱读诗书的,我很难说服对方跟我上山。”

书生在乱世确实不像在盛世那样地位优越,但他们只要能够放下矜持,那些义军未必不愿意给他们一席之地。

整理文书、管理仓库这些文职总要有人去做不是?

甚至那些有点名声的士子,他们就算啥也不干,也多的是人愿意为了“礼贤下士”的好名声养着他们。

比起暗搓搓期待小伙伴们全员内卷的叶安澜,这些只需要他们提供名声、势力也更加壮大的义军首领,显然更受那些士子欢迎。

叶安澜想要在山上办学堂,还想开医馆,更想自己打铁、晒盐、制茶,等把基础打好,她还打算成立一支商队,把自家的人手像钉子一样牢牢砸进周边各州各县。

“小姑娘野心不小啊。”听完叶安澜的未来规划,潘云正摸着胡子,分不清是褒是贬的说了这么一句。

叶安澜表示这口黑锅她不背,“晚辈只是想要在这乱世自保而已。”

她是想要偏安一隅没错,可在这乱世之中,如果你拳头不够硬,你又凭什么能够独享太平?

世外桃源之所以是世外桃源,不是因为它是桃源,而是因为它在“世外”。

她的蒙山可没那个与世隔绝的地理条件,任她再怎么小心翼翼,她的蒙山也不可能一直悄无声息的藏在别人眼皮子底下。

正如裴怀玉所说,一旦她把蒙山发展起来,周围肯定有不知多少人想捡现成便宜。

怎么才能不被人家捡便宜?必须得有把所有伸出来的爪子,全都干脆利落剁掉的能力。

有道是“手里没有枪,谁都当你是粮仓;手里有了枪,到处都是你粮仓”,呃,咳,后半句去掉去掉。

总之,叶安澜表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