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142节(2 / 2)

加入书签

然是良才美玉,自然是人人赏识,本官亦不例外。之前既然已经说了要奖励胜出者,如今本官认为谢来这诗能得头筹,这奖励自然也是谢来的。”

然后吩咐人,“将本官的奖励之物送来。”

立马有人用托盘装来了。

是一节不起眼的竹子。

卢学士道,“本官当年初入学院,本官的恩师也曾亲手赐予本官一截竹枝,这一节竹,有期许也有祝福。本官今日,也效仿恩师,赠竹枝。”

知府大人不动神色,但是心里已经替谢来为难起来了。

这送的东西并不贵重,但是意义是很重要的。

都是曾经的恩师和伯乐做过的事情,意思是要当这谢来的恩师和伯乐啊。

这选了谁,只怕都要得罪一方了。

众举人们:“……”头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

谢来:“……”

他几个月前,才因为出身,被学政大人当场嫌弃。现在这才多久啊,考个举人就成了香饽饽?

要不要这么现实啊。

焦点几乎都在谢来身上。

大家都想看他到底会选谁。得罪谁。

齐志远已经开始幸灾乐祸起来。

就算谢来日后去了青云书院,但是未成长起来之前,青云书院也护不过来。丞相一脉的人大多是实权,穿小鞋可太容易了。哪怕丞相不管,下面的人为了维护颜面,也是要办的。

谢来看看竹子,再看看那印章。还真是平分秋色。

谢来作揖,“学生多谢二位大人的赏赐。”

然后在众人的目光中,拿了竹子,又拿了印章。

卢学士和李翰林:“……”

此人不是想同时给他们当学生吧,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学生日后必定勤学向上,争取日后高中进士,为陛下敬忠,为朝廷效力,为生民谋福祉。不辜负两位大人的赏赐。”

第113章 宫里姑姑

谢来收了礼,却没提拜师的意思,反而说了一番表忠心的话。

众位学子都看着他,有些摸不清楚他的想法。

这是年纪小,没弄懂两位大人的意思?

还是真的太傻了,一个都不站?

这样一来,两家都不可能再收他当学生了。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惦记着另外一边。而且不止这一次,谢来以后也可能机会渺茫。

除非再有比两位大人位置更高的人看中谢来。否则其他平级的大人们是不可能再来收谢来这个学生了。

一是可能会被拒绝,二来若是没拒绝,岂不是打了两位大人的脸面?众位举人们发现,太优秀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知府大人都叹气了。为何不干脆选一边,好歹以后也能站一边。现在好了,两边都没站。

李翰林和卢学士也是没想到此人会这样选择。他们不信能够考中解元的人,连这点领悟能力都没有。这是一个都不要?

不过,这也比想要同时选他们当老师要好。否则他们只会觉得自己看走了眼。甚至还微微的松了口气。

因为刚刚确实有几分冲动在其中。

若是这解元选了另外一边,可真要把脸都丢了。

只是可惜了这么好的学生,就这么没了。

卢学士不怪谢来,只怪李翰林从中插了一脚,才让局面变成如今这样的。

而李翰林则也怪卢学士,此人实在是手太长,心太贪。

看看,把这小解元吓成什么样子了。

不过李翰林没放弃,不拜师就不拜师了,日后若是真的考中进士,进了朝堂。作为寒门出身的一份子,总是和他们这边更亲。

李翰林笑了起来,“谢解元小小年纪,如此忠君爱国,本官欣慰。这印章果然没送错人,希望你日后勤学苦读,早日高中进士,也好早日为朝廷效力。”

谢来躬身,“学生谨记教诲。”

卢学士自然知道李翰林心中所想,他劝诫谢来,“竹乃君子,宁折不弯,希望你日后不枉初心。”他实在不愿意谢来变成司马丞相那边阿谀奉承,蛊惑君主之辈。

“多谢学士大人提点,学生必定时刻铭记。”

谢来觉得自己现在一个都得罪不起。

其他人看着谢来这待遇,心中羡慕且嫉妒。

不过谢来一个都没选,这结果也让他们放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