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267节(2 / 3)

加入书签

经拿不了了。

出了城门,又送了几里地,才渐渐看不到人影。

谢来长叹一口气,和左右人道,“看到没,这就是淳朴的百姓,我并未为他们付出什么,他们却觉得我是多好的人。所以做个百姓爱戴的好官标准多低,只要不心黑,就能让百姓爱戴。为什么很多人就不愿意呢?”

其他人也是心情复杂,第一次见着这样的状态。

哪怕是刘连青曾经顶着青云书院的名头所到之处也是被追捧,却没有获得过这样的情感。

杏花道,“来弟,大人,这没什么想不通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控制自己的私欲。”

这次杏花也跟着谢来一同去虞都去见见世面。这边的生意暂时交给了这边管事的管理。

谢来听着她的话,“那是因为思想教育不够。要从小树立正确价值观。要是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当的官越大,越是危害。”

杏花问道,“何为正确价值观。”

谢来想说,那可太多了,八荣八耻。咱就是受过这种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如今来了这个世界,还能初心不变。

他摇头,“前路道阻且长,慢慢走吧。”

这一路越走天气越暖和,而且和来的时候不一样,来的时候为了抗灾,心情沉重。现在是回虞都,心情虽然不算特别美好,但是至少也能有闲心思看看沿途风景。

离虞都越近,风景越繁华。

杏花道,“我听说江南风景最好,以后真想去看看,但是母亲不大喜欢我去那边。连家里的商队也极少往那边去。”

自从知道谢夫人年轻时候的际遇后,谢来深知母亲是个有故事的人,必然是有许多忌讳,劝道,“母亲自然有她的考量,不去就不去。这大好河山,也不止一个江南好,虞都的繁华,也不是江南能比。”

杏花自然更是向往。

也不知道赶了多少天的路,总算是看到了宏伟的虞都城墙,天下雄城。

谢来早已不觉得稀奇了,倒是思考日后的局面了。回来了,可不会如同外面那么轻松自己做主了。

而且他现在也在想一个问题,不会还让他去陪太子读书吧。

谢来进城的消息第一时间就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终于把人等回来了,皇帝又开始不满意了,觉得谢来没有快马加鞭。路上耽误太多。

刚一生气,这心口就发痒,然后忍不住用帕子捂嘴咳了咳,“且看他何时进宫复命。”

谢来自然是第一时间复命,衣服都是匆忙换的,故意看起来匆忙又不潦草。这可真是让他煞费苦心了。

进宫看到皇帝第一面,他就如同见到亲人一般,“学生还以为这辈子都无法回虞都了,多亏了陛下惦念栽培。否则上次,学生后果不堪设想。”

这说的自然就是东州府知府朱子文被他拿下了,然后得罪了青云书院那次。

那次事儿还真是影响很大,后续影响更是直接影响朝堂势力更迭。

皇帝道,“你心中明白就好,日后不可如此鲁莽。”

“学生实在是气急了,陛下爱民如子,为江山社稷日夜操劳,却让这些人如此糟蹋,学生当时气急难忍……”

“罢了,你有心便是。如今回来,还是稳重为好。你如今在外面可有收获?”

谢来立马给皇帝透底儿了。说自己身边那几人已经收了心,虽然年轻,但是培养一番还是能用。这充分证明了他的计划是可行的,收拢一堆仰慕天威的人才,为陛下敬忠。另外他还建立了一个同志会,效忠朝廷,能收拢各地的消息。虽然如今曝光在各大势力之下,但是人多,还是能收拢一些消息的。”

皇帝见谢来大大方方的提了同志会,且和自己调查的一般无二,心中疑虑大消。又问这同志会具体是哪些人。

谢来道,“都是没有背景,又无人提携,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因不愿意攀附权贵,因此只能默默无名。当初青云书院名满天下,但是收徒也有标准,非天资出众不收。但是天下大多数人还是天资平庸者。寒门官员提拔的也是其中佼佼者。世家更是看不起他们。但是学生认为,不管出身还是天资如何,都是陛下的子民,自不计较这些。这类人占读书人大多数。虽然位卑力薄,却也能为陛下分忧一二。”

皇帝听了这些人的成分之后,心中其实是看不上的。

说白了就是一群出身卑微的穷酸书生罢了。

若不是如今用得上,他往日里是无论如何不会看一眼的。且这类人资质平庸不堪大任。和自己暗自培养的那些暗卫自然不能比,所以十分看不上。也就没想过接管。

毕竟据他调查,这同志会说得好听人多,但是实际上组织涣散,连个带头的人都没有。加入也没条件,到底是不是同志会成员,竟然连自家人都不知道。

这类人也最容易出叛徒。不堪重用。他甚至提醒谢来,“可用,不可重用。你也要有识人之明。”

“学生谢陛下教导。”谢来赶紧行大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