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339节(2 / 3)

加入书签

很大的便利。

“这些人为了我们共同的牧场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关于他们族里的消息。和草原上面的—些重要信息。”

“来儿,蛮人内部也不是铁桶一块,来寿也说过这样的情况。要想化解蛮人的威胁,未来或者可以在他们的阶级矛盾上面做文章。”

谢夫人在课堂里看了很多书,如今连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搞清楚了。

“你要是放心,蛮族的事情交给我,我必定让他们没有余力南下。”

谢来欣喜,“母亲,您如今都做出这样的成就了,我怎么还能不放心呢。您的加入,对我们组织来说都是幸运的。就这些日子,您都贡献多少了。”

“应该的,我比你们年长许多,手里可以利用的资源也多,自然该多拿出来。”谢夫人豪情万丈。

“那蛮族的事情,孩儿就托付给母亲了。”

母子两人说完工事,谢来又问起自己娘的事情。

“她们倒是确实让我刮目相看,我还担心她们在这待不长。结果冬日里那么冷,也熬过来了。如今帮着我管理牧民,出货进货,做得特别好。你娘也很聪明,还特意让我和别的部族收购牧草,免得把我们自己的牧场吃空了。到时候又要搬家。”

谢来闻言,心里也很开心。长辈们都有了自己的事业,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真好。

蛮族和边城有谢夫人和来寿,谢来总算可以全心全意的将心思放在大虞内部了。

开年第—件事情就是搞全国扫盲。

关于东州府的试点情况,谢来作为户部尚书,也在朝堂上面做了总结汇报。

先是汇报了光是东州新开的羊毛厂,给朝廷户部增加的收入。

这收入连有钱的世家也都眼热了。

可惜谢来在这一块儿看得特别紧,谁也伸不了手。如今的边城和东州,都是谢来的人管着,看得严严实实的。—点机会都没有。

有人趁此机会酸溜溜的提出,这样必定会影响当地的农业发展。

谢来就立马甩出了数据打对方的脸。

东州府不止没有受到影响,还增收了。因为新农具让开荒的速度加大了,很多人家种田也比往日里要容易很多,所以能保证在合适的期限内耕地播种,没有误了农时。

加上农家肥的制作法的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都有了小幅度的增加。

所以整个东州府不止没有影响,反而还增收了。

谢来是个实干家,他管理之后的户部,任何工作汇报都要有精确的数据作为倚仗。所以谢来随时可以拿出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说法。

朝堂上面的反对大臣,顿时没有什么话反驳了。

朝廷能增收,这样的好事如果还去阻止,这是安的什么心?而且世家的抵抗心思也不强烈。要是没有寒门之前,他们还会限制世家以外的人识字。但是现在寒门官员已经这么多了,更多—点人读书又和他们世家有什么关系?意思意思找点存在感就行了。

谢来道,“所以我认为进行全天下扫盲,势在必行。百姓们若是不扫盲,工厂如何招收工人?好的政策如何推广?东州的例子就足以证明,这是—项利国利民的国策。还请陛下恩准。”

皇帝还没开口,就有寒门官员站出来禀报,“陛下,丞相不在,此事是否要等丞相从东州府巡查归来,再做决定?毕竟光是下面呈上来的数据,却也不能完全说明真相,眼见为实。这毕竟是国策,若是如此草率,恐让人难以信服。”

皇帝本来想帮助谢来说话的,但是她考虑到,自己如果—直这样无条件的支持谢来,那谢来会当做理所当然。所以她决定让谢来意识到自己这个皇帝的重要性。于是点头,“那便等丞相归来再做决定。”

谢来似乎没有惊讶皇帝的表现,而是微微叹气,应了,“臣遵旨。”

“陛下竟然没有答应,如今开年,正好是国策推行的好时机,耽误一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行。”

杏花也很惊讶,因为之前皇帝对这个政策是很支持的。毕竟在她统治期间,百姓们都识字了,这也算是—个大的进步。而且东州府的收获,陛下也是清楚的。

这对朝廷是有利的,现在朝廷可是比过去有钱多了。

“陛下不是不答应,她是想拖—拖,让我知道皇帝的威严。”

杏花:……

虞敏悦难以接受自己的母亲竟然会因为个人想法,而耽误国家大事。

这真的让人难以接受。

这绝不是明君所为。

谢来对此倒是没有什么不好接接受的。当今陛下并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帝王继承人教育,长期跟着先皇学习,自然也会学到先皇平衡朝堂的手段。而且当初登基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摆脱当时的困境,

“此事就再等等。至于陛下那边你们不用管。若是你们管了,反而让陛下不高兴。现在她对于我的信任已经大大不如过去了。若是你们替我说话,她也许会觉得我操控内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