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1节(2 / 2)

加入书签

不是钱,二石仲魁是实实在在的弟子。

别说百来斤的粮食、果脯了,就是再多十倍,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当然,也不会真有人傻乎乎的送上千斤的粮食。

吩咐管家先不急着叫醒于洪高,而管家见他这么早来送东西,也是为了避免被人看到。

心中不由对石仲魁的好感立马上了好几个台阶。

不过,想到只是吃食,又对他有些嫌弃起来。

石仲魁也不在意,送果脯的目的,是为了那个从来没见过的师娘。

空间产出的果蔬,在口感上不会比宫廷采买的零食差。

再说,真正的礼物,是自己袖子里的2把扇子。

既然于洪高的目的就是扇子,石仲魁当然不会一次性把扇子全送给他。

越是表现的纠结,不舍得,却又真的送出扇子,于洪高反而会越珍惜。

然后为了他的科举之路出谋划策,甚至亲自指点。

作为正牌二甲进士第五名出身的前辈,于洪高脑袋里的经验,可比注解和书稿更重要。

而且,他还留下了会试的经验没说。

你付出,我就支付回报,简单、明了,还不用冒着吃官司的风险,抢夺他人祖传宝物。

于洪高这种手段才叫高明,也恰到好处。

日头升起来之后,于洪高穿戴整齐,走出卧房,就见管家等在院子外。

没多久,用过早餐在书房里等了一会,就见石仲魁捧着一叠书册跟着管家走了进来。

挥手让管家下去,于洪高强忍着心里的期待。

接过自己的原稿,再看看石仲魁的手书,见字迹工整,比起县试时的字也有一些进步。

不由抚须露出笑容道,“还不错,看起来是用心了。”

“学生还要写过恩师,这几天边抄写边琢磨,越沉进去,就越觉得自己以往只会背书,而不知书中奥义和道理。”

于洪高再次点头,又听石仲魁说道,“恩师手中的书稿,是学生第二遍抄录的稿子。

这心有所得、自然就有些许进步。”

于洪高听完一惊,仅仅是抄书,当然不难。

但要是真如石仲魁所说的一样,是一边书写,一边沉浸文章和注解中,根本不可能快的起来。

七天抄两遍,等于还温习了两遍,这就有些不同寻常了。

可不等他开始考校一番,石仲魁就拜道,“学生无以为报,只能时常服侍于恩师坐前,认真聆听恩师教诲。”

说完,就从袖子里拿出个长条布袋,“恩师,这是弟子新些的两篇时文。”

于洪高一见布袋的外形,就知道里面是扇子。

又听石仲魁的话,不由满意的点点头,这明摆着是送扇子,却说成时文。

“你先坐,待我细细看来再说。”

这一等就等了至少两炷香,也就是半个小时以上。

于洪高这才有些意犹未尽的把扇子收起来,坐在官帽椅子上思索片刻。

从书架上找出十几份文章,放在书桌上,盯着石仲魁看,却又不说话。

好一会,石仲魁才听到一句话,而且瞬间明白于洪高这是在考校自己。

也就是说,书桌上的那一叠纸,在他心里还挺重要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