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看你时自带滤镜 第10节(2 / 4)

加入书签

当谭幼瑾表示会去参加她的婚礼,她的声调才变得活泼起来,她对谭幼瑾说,幸亏你们当初阻止了我,否则不会有现在的幸福。

睡觉之前,谭幼瑾撕去了这天的日历,离录制结束又少了一天。

第二天早上起来,谭幼瑾刚醒,就看到于戡发给她的微信,让她看一下她的邮箱。微信是凌晨五点发的,谭幼瑾想,这人起得真早。她连着喝了大半杯咖啡,打开邮箱,下载附件,除了完整的评估报告电影预算还有前面的分镜头手稿。她坐在电脑前看于戡手绘的分镜头,时不时往嘴里灌咖啡,要不是闹钟提醒她要录节目,她会一直看下去。他的镜头语言确实比大三时的她高明多了。

她很佩服于戡,他一定把她的短片看了许多遍,才从这短片里提炼出了她的文字剧本,最终转换成了独属于他的镜头语言。她远不如于戡,自己拍的短片,就几十分钟,昨晚重看还做了许多心理建设。然而也可能是面对别人的失败,比面对自己的更容易。

于戡开车来接她,谭幼瑾一眼就看到了他跟以往不一样,戴了一副墨镜。她觉得有点儿奇怪,以前从来没见他戴过墨镜。

有摄像机在,于戡并没问她到底看不看他发给她的东西。他只对她说,早上好。

今天和昨天不一样,要凭对对方的了解程度获得今天的约会基金,这基金承担他们今天的中餐晚餐以及其他一切活动的经费。

编导告诉于戡,让他开车完全是破例,剩下时间不允许他再开车。接下来所有消费都要来自于他给自己挣的约会基金。因为油费很难衡量,所以建议他修改代步工具。

一共十个问题,谭幼瑾拿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对方第一次见你穿的外套是什么颜色。谭幼瑾记得是黑色。于是她在答题板上写了两个字:灰色。

第二个问题,对方对你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这个她确实忘了,并不是她有意假装不知道。于是谭幼瑾直接在答题卡上写忘记了,连猜都懒得猜。

第三个问题,对方在这几天接触里最常使用的口头禅是什么。谭幼瑾写下三个字:不知道。她写得很快,甚至连思考的时间都没留一点儿给自己。

一共十个问题,谭幼瑾猜测她大概答对了三道。

编导把分开的两个人请到一个房间里揭晓答案。谭幼瑾坐在于戡对面,他的墨镜还戴着。她有点儿好奇,想问问于戡是不是受伤了。

编导通过重放视频,揭晓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于戡第一题答对了,谭幼瑾倒不奇怪,因为这一天他给她拍了照片。他记得她的衣服颜色是什么并不奇怪。

第二个问题,于戡也答对了。

谭幼瑾想,于戡的场景再现能力确实不错。她之前一直很欣赏他这一点。

前三个问题答案揭晓,谭幼瑾三个全错。在她的衬托下,于戡的记忆力显得格外的好,好得像是他和节目组串通好了一样。

小编导短暂地为谭幼瑾尴尬了一下,看着答题卡笑道:“接下来我们看第四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单独把于戡的眼睛截出来,和其他人的眼睛混在一起,让谭幼瑾猜哪双眼睛是于戡的。谭幼瑾觉得自己再答错,观察力就显得太低下了。

第五、六题和第四个问题差不多的,也是把于戡的五官单摘出来,和其他人的混在一起,让谭幼瑾猜。

这三道题,谭幼瑾都答对了,编导用一种略带夸张的语气夸赞谭幼瑾的眼光,以弥补她前三题的失败。谭幼瑾想,除非是脸盲,一般人怎么可能猜错。

小编导刚感慨了两人的默契,谭幼瑾下一道题又答错了。

像谭幼瑾自己预测的那样,十道题她自己一共答对了三道。而于戡十道题没有一道答错。她和于戡就坐在对面,这时候,她想,于戡戴墨镜也是好事。

不过因为是默契度测试,木桶的容量由短板来决定,尽管于戡所有题都全部答对,但因为谭幼瑾,他们的默契度只有三十分。

小编导对着谭幼瑾露出了神秘的笑容:鉴于这个测试不够充分,我们又给二位加了一个新项目。这个新增加的项目是许辰临时让加的,并不在原定的规则之内。

这是额外根据他们定制的猜电影项目。谭幼瑾根据节目组给她的电影名,在画板上画画,让于戡猜。谭幼瑾想到于戡毕竟是一个电影从业者,如果准确率太低,被人知道了,实在不太好。她小时候学过几年的画,倒还算有绘画功底,不过这种画,最需要的是达意,倒不需要太细腻。她这次不像刚才答那十道题时这么轻松,每看到一部电影名都在想怎么准确地传达给于戡。

于戡和谭幼瑾的画法完全是两种,谭幼瑾的图都是根据电影名字来的,但于戡却不肯这么简单地放过谭幼瑾,他画的都是电影里某一幕场景,他觉得谭幼瑾会认出来的。他这种画法设置了很大的门槛,一般人如果只听过电影名,或者看电影看得囫囵吞枣,根本不可能猜出来。

谭幼瑾甚至有些奇怪,于戡到底是对她有怎样的信心,才会认为她都能猜得出,怕猜错,她每一张画都看得很细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