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郁金堂 第60节(2 / 3)

加入书签

家地位明升实降的证据。

看今日宴席排布也是分明,李旦压根儿没能获准前来,李显人微言轻,缩在梁王席上一声不吭,堂堂宗室,只剩下她独立支撑。

什么还政李唐?

至少圣人活着的岁月,狠狠压下武家,扶摇直上的,是张易之和颜夫人!

她有些无奈,又想下不来台没多大事,只要上官无虞。

老练地把脸一抹,端起酒杯笑道,“夫人说的是,这杯就当是我祝贺上官新收许多弟子罢!”

颜夫人淡淡地,“殿下又错了,今日尽收天下英才的,乃是圣人。”

士子们从颜夫人口中听出直达天子门庭的明示,简直喜不自胜。

宋之问尤其大胆,拉住崔湜和阎朝隐踏前,后头乙等、丙等见状,也跟着一拥而上,二三十人直冲到御案一步之前。

女皇背后几个千牛备身顿时同声怒喝,“退下!”

更有横刀出鞘,一片寒光闪闪。

“诶……”

宋之问唬了一跳,对插着袖子高声解释,“臣等拜见座主,望圣人允准。”

太平眉头拧紧,心道这人真是猥琐,唯恐满朝文武不知道他膝头特别软,见人就要跪。不过她连输两阵,不好再出言不逊,只得狠狠瞪视崔湜,不准他与宋之问狼狈为奸。

不料崔湜恍若未见,直接撩袍下跪,口中朗朗道。

“学生苦读十余载,犹如茫茫海中,客里行舟,日夜害怕走偏方向。今日既拜了才人做恩师,从今往后,便是认清了星辰北斗,唯圣人之命是从!”

“——说得好!”

颜夫人击掌赞赏。

阎朝隐亦不落人后,先叩首,说了一番发自肺腑的忠义之语,起身后却不让开,反捋捋袖子,露出胳膊上几道交错的红痕,仿佛是被粗麻绳捆绑过,两拳握紧并拢手臂呈上。

颜夫人大惊小怪道,“诶?你这是何意啊?”

一边问,一边徐徐环视全场,就见各部堂并亲贵皆勾着脖子看热闹。

阎朝隐心道成败在此一举,压住发麻的舌尖,热泪奔涌,急唤了声圣人。

“学生听说圣人受寒,晨起咳嗽了两声,很是担忧,恰遇见府监派人往少室山祝祷,有猪牛羊各九品为牺牲,臣……臣……”

他皮肤光洁白皙,五官秀致更胜宋之问一筹,更兼辟谷多时,饿的清瘦,身量也格外蹁跹,乍看起来有种男女莫辩的恍惚,殷殷陈情,显得格外真挚。

“这些人!”

瑟瑟旁观许久,被这一出又一出震得惊愕不已。

武崇训就在阎朝隐身后,方才宋之问带头向前冲时,他本不欲跟上,可是身后推推攘攘,有人抱怨‘来都来了,装什么清高?’,闹得他不能独善其身。

倏然想到武延秀十三岁那年,被人撮哄着,戴了金卷云压鬓,斜插一只红珊瑚簪,粉面峨眉,在武承嗣的生日宴上跟随伶人出场,引得哄堂喝彩。

武承嗣冲上台去,抓了做戏的宝剑摁下就打,骂他不知廉耻,又骂他生来低贱,不配姓武……

人说女郎生的太漂亮招惹是非,其实儿郎也一样,譬如阎朝隐所为,尚不及宋之问谄媚,可是他面孔动人,扮出来的效果就大有不同。

女皇倒是轻轻瞥了张易之一眼。

他便示意他行礼,阎朝隐舒展广袖并指加眉,哽咽着道。

“学生恐以牲畜做牺牲,祝祷之心不诚,见效太慢,故恳求府监准许臣沐浴更衣,与猪牛羊等同列银盘之上……”

“——啊?”

众人目瞪口呆,几柄捏在指尖的扇子都停住了。

石淙诗会这出好戏,以为宋之问就到头儿了,没想到阎朝隐奇峰突起,还能再攀个高,再看其余士子,便有目不暇接之感。

瑟瑟唾弃,“夫人说他们各个预备了绝活儿,竟是真的。”

司马银朱不屑道,“寒门士子,不过就这么三两软骨头。”

想到之前磨着司马银朱写帖子,请阎朝隐上门一晤,幸亏武崇训打岔未能成行。看他这般表现,瑟瑟简直恨不得避席而去,再看武崇训夹在其中满脸尴尬,犹如浑身针扎,便有些同情。

李显袖子里揣着厚厚一摞诗稿,乃是来之前韦氏备办的应试文章,因不知何时派上用场,他便揣着,随时拿出来过两眼。

武三思看他时不时抽出一张,扫一眼,念念有词,仿佛记住了,过会儿再看又恍然大悟,分明方才记错了,便很鄙夷。心道,蠢笨如武延基,临阵磨枪的本事也有,那年默写《隋书》,折磨得几兄弟呜呼哀哉,最后竟都考过了。

阎朝隐发狠道,“学生本做了献出性命的准备,不想天神垂怜,不曾收了学生去,所以才能参加诗会。学生的诗……”

他顿一顿,朗声吟诵方才临场的应题之作。

“‘龙行踏绛云,天半语相闻。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学生追随圣人登高,仰头见圣人步步生莲,祥云环绕,偶然听见几句话,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