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1节(1 / 3)

加入书签

“今日我就与宋三郎说一说,但按照他的性子,不可能这么容易接受,我还得仔细想一想该怎么来安排。”

伏危见她思索,索性手支着桌面,撑着下颌静静地,仔细地望着她认真盘算的神情。

虞滢认真思索间,见他静静的望着自己,忙抬手遮住他双眼:“你收敛些,别总盯着我瞧。”

伏危嘴角微微扬起:“我不瞧便是。”

虞滢拿下手,轻瞪了他一下。

这时,有下人敲了房门,说:“郎君,娘子,午膳好了。”

虞滢望向房门,待伏危在轮椅坐下后,她才起身去开房门。

接过下人送来的饭菜,待放到桌面后,才转身去把房门给关上。

行院虽不用银钱,但吃食却是周知县自掏腰包的。

一荤两素,伙食还算不错。

用完午膳后,虞滢与伏危歇午晌。

上榻后,伏危拉过虞滢的手,轻攥在掌中。

自虞滢说定情那一晚开始,伏危便喜拉着她的手入睡。

毕竟这也不是很过分请求,虽然有些羞涩,但虞滢还是决定随他。

午休后,伏危又去了知县那处,虞滢便拿着两罐面脂去拜访知县娘子。

知县娘子刚午休过,正准备带着两个孩子出去走走,见余娘子来寻自己,也就先暂缓出门的时辰。

虞滢把两罐面脂给了知县娘子。

知县娘子拿着罐子端详片刻。

瓷罐瞧上去倒是精巧,不似是小摊小贩摆卖的面脂。

她打开一罐瞧了眼,面脂是透亮的橘子黄色,看着就很漂亮的颜色。

她挖了一点在虎口周围抹匀,再抬起手低头轻轻一闻,唇边也随之露出浅浅笑意。

这香气也是清新怡人。

知县娘子抬起头看向面前的年轻妇人,不吝啬的夸赞:“看来余娘子花了很多心思在这面脂上边,这样成色的面脂,与铺子里边卖的相比,也是丝毫不逊色。”

虞滢谦虚道:“还是会有些差别的。”

知县娘子摇了摇头:“玉县中面脂卖得最好的铺子,估摸着也比不上余娘子的面脂。”

虞滢低头浅笑。

她这面脂的方子,是经过古方改良的,效果自然会比寻常面脂方子要好上一些。

在这学识匮乏的时代,好的药方几乎多数出自杏林世家,而且也不外传,这也让学了十几年药学知识的虞滢混得一口饭吃。

“若是这面脂效果好,待回到玉县后,我便给余娘子你招揽些生意。”

虞滢忙谢道:“承蒙娘子看得起我这小买卖。”

知县娘子放下面脂,道:“虽是小买卖,可东西是好的,余娘子也不用愁卖不出去,指不定还能靠着这面脂发家致富呢。”

虞滢笑道:“那便承娘子吉言了。”

因知县娘子还要出门,也就没留她太久。待了半刻后,虞滢就从知县娘子的院中离去。

待时辰差不多,她才再次出门,去客栈赴宋三郎的约。

到客栈大堂,宋三郎还未到,虞滢便点上一壶茶和两份点心。

等了约莫一刻后,宋三郎才姗姗来迟。

宋三郎提着一个竹篮进来的。

竹篮用布包裹着,看不清里边是什么东西,可篮子放到桌面上时,桌面轻一震,显然里头的是重物。

虞滢一想,便知篮中里放的都是铜板。

她诧异道:“怎么送来了,不是说明日再送吗?”

宋三郎笑道:“既然今日伏家弟妇约见,我就回去一趟,把这些都取来了。”

他看了眼篮子,继而说:“摊子也有些名声了,后边很多人都是朝着咱们如玉坊的牌子找来的,再加上苏姑娘的口才,这五十文的面脂卖出了五十八罐,三十五文的是八十七罐。”

说到最后,宋三郎压低声音道:“因着有些人谈个一两文的价钱,所以少了个几十文,这篮子里边共有五千九百零五文。”

这五千多文,成本虽未扣除,可这个数目,也属实让虞滢惊喜。

她回过神道:“等我今晚算过后,明日再把宋三兄的那份送来。”

宋三郎不甚在意的道:“我的不着急。”

虞滢笑了笑,随而斟酌片刻,才道:“毕竟宋三兄也帮我赚了这么多银子,所以关于请苏姑娘做活的工钱,还是从我这里出吧。”

宋三郎一听,忙道:“使不得使不得,这是我请来的人,怎能让伏家弟妇你来出银子呢?!”

虞滢不急不缓的道:“宋三兄莫着急,且先听我说完。”

八十五章

“宋三兄莫着急, 且先听我说完。”

宋三郎略一犹豫,还是道:“那伏家弟妇你先说。”

虞滢与他分析道:“若只是宋三兄一人摆摊的话,肯定是赚不了这么多银钱的, 是不是?”

按照宋三郎不得已请人的情况来看,估计比她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