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7节(1 / 2)

加入书签

说到这,周知县望向伏危:“不会是玉县的医馆,至于是何人指使,你便自己琢磨吧。”

周知县也不戳破。

伏危告退,从书房中出来的时候,又被钱幕僚拦下说了一会话,等离开县衙回到家中的时候,已是亥时。

两个小的熬不住早早睡了,罗氏一直在等着小儿子回来。

听到外头的声响,看了眼孙女后,就从屋中出去了。

在屋外说了一会话后,才回去休息。

大嫂把锅里温着的吃食端上了桌后,再回厨房把药倒入碗中端进了屋中,给丈夫送去。

熬药的时候,说是风寒的药。

起初温杏是信的,但到底在医馆帮忙那么久了,多少能看得出来风寒有什么症状,丈夫却是连一声咳嗽都没有,声音也没有半点变化。

到底是做了多年的夫妻,哪怕没有任何的言语,只细微的肢体动作或是一个眼神都能知道对方可能有事情在瞒着自己。

伏震见妻子在外头忙活,就想先把药给上了,免得叫她发现了身上的伤。

正脱着外衫,房门忽然从外被打开,又忙把衣衫穿上。

温杏瞧到丈夫穿衣的动作,便知道他在遮掩什么,装作无事地端着汤药走到他身旁,温声道:“舟车劳顿的,趁热把药喝了,早些休息。”

伏震把热乎的汤药接过,放到嘴边直接一口饮下。

汤药虽烫,但对于伏震来说,还是可以忍受得了的。

喝了药,把空碗递给了妻子,看着她转身把碗放到桌面上,也没问他的风寒如何了,心里头已经明白了她看穿了自己。

温杏才把碗放下,便被高大的身影笼罩,下一息被抱入了硬邦邦的胸膛中。

伏震的嗓音本就偏沉:“我无事了。”

温杏点了点头,转回身伸臂抱住丈夫的腰身,也没有追根究底的问到底。

小厨房中,伏危夫妻二人围着小桌而坐。

虞滢从大嫂那处听说了永熹堂遇上被讹的事情,虽然已经平安度过,但心里头还是觉得膈应。

伏危回来的时候,见到她面上除了疲惫感之外,还有些不大好,再看其他人的脸色,应是已经知道了永熹堂的事情。

提起这事,伏危无奈道:“若是没有猜错,应是武陵郡那边动手了。”

虞滢从大嫂那里听说了知县审案的过程,略一琢磨后,也怀疑到了武陵郡那头去了。

伏危伸手覆在虞滢的手上,抬起黑眸望向虞滢,嗓音徐缓沉重:“往后或许还有更多的磨难在等着我们。”

虞滢声音温柔却坚定:“若有万水千山做阻,那遇山就开路,遇水便造舟。”

伏危望着一如既往坚韧虞滢,唇角缓缓上扬,眼中也浮现出了笑意。

一百三十

莫朗与伏危分道而行后回到了牧云山, 急急寻到父亲,说了伏危去寻他的事情。

——关于沈太守被刺杀的猜测,还有伏危的要求。

伏危的要求且先不说, 但听到沈太守被刺杀的猜测时,莫叔脸色顿时严肃了起来。

“正好寨主来了,我现在就去与寨主商议这事。”

莫朗喊住了父亲:“爹,伏危是个人才,何不招为咱们牧云寨所用?”

莫叔停下步子,想起那个气质卓然的青年,哪怕是坐在素舆上, 腰骨一直都是挺直的。

论模样, 伏震比较像他父亲, 可论性子和行事, 伏危则与他父亲比较相像。

一样的沉稳,一样的运筹帷幄。

“对了, 伏危的腿脚已经恢复正常了。”莫朗忽然补充道。

莫叔惊喜的看向儿子:“当真?”

莫朗:“他自己一个人骑马从郡治到合浦, 自然是真的。”

莫朗惊喜过后,再听到这话, 仔细一想, 却发现了不对劲。

这都能骑马了, 那便代表着早已经治好了。

可若是伏危的双腿已经治好了,那早早就该有消息到他这里了,可却没有半点消息, 唯一一个可能就是……

莫朗与他父亲是一样的猜测, 径自道:“他这是卧薪尝胆呢。我猜想他这腿老早就治好了, 但为了隐瞒那霍家人,才会继续扮作瘸子, 隐忍到现在,可见是个击沉得住气的,他若能来牧云山谋事,我们牧云山……”

莫朗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父亲打断了。

“这事莫要提,他不会同意的。”

“为何不愿,朝廷那样的腐败,他难不成还要给朝廷效力不成?”

莫叔叹了一口气,道:“人各有志,至少现在他是活得敞亮,我们始终是活在见不得光之处,再者……”

无奈的笑了笑,看向儿子继而道:“再者,你都说他在收粮了,云县也在推行种植草药,你以为他真的什么没有准备吗?”

莫朗想到伏危去合浦寻自己时说的话,要牧云寨不要动云县的皱眉应:“他定是预料到些什么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