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2节(1 / 3)

加入书签

伏危看了眼周知县那带着几分落寞的背影,转头看了眼明澜轩的方向。

牧云山收药收粮,劫的铁矿若私用打造兵甲,那么谁是牧云山扶持的对象,谁就有造反之心。

牧云山扶持的对象是周家,周家是有这个心思在的,且有极大的可能会逐鹿成王。

帝王荒淫无道,世家被猜忌,相继倒台,周宗主想是也很清楚周家的情况,所以才随时准备着。

对峙霍善荣,还真得依靠着周家。

但很显然,周世子并不是明主。

伏危收回目光,转身缓步跟上周知县。

在二人离去后,书房中的周宗主朝外吩咐:“去青玉院把世子喊来。”

周世子听说周毅在父亲的书房中待了半个时辰,再有伏危外出回来也径直去了书房后,他便知死士并没有成功。

或是说,他中计了。

周世子披着大氅静坐在亭子中,望着院门,似乎在等着谁一般。

许久,院门那处有了来人,是父亲院中的人。

不一会,下人便入了院子,在亭子外停下步子行礼道:“世子,宗主让您到明澜轩的书房来一趟。”

周世子暗暗呼了一口气,站起步出亭子,往外走去。

即便父亲认定是他所为,他也不能认下。

一百六十八

周世子从父亲的书房出来时, 已是丑时末。

一出书房,便看到外头飘了小雪,脚步稍停, 在廊下抬眼望向外头的飘雪。

豫章往年多在年前下雪,年后最多下个一两场雪,可现在都快二月底了,还是频频有雪。

静立在柱子旁,出神地望着慢慢悠悠飘下的雪花。

他想起方才在书房中与父亲的对话。

他已然准备好了一堆说辞来为自己洗脱嫌疑,但父亲却是只字未提当年军饷的事情,最后, 他所有的说辞都没有机会说。

父亲说了朝廷的时事, 各大世家被帝王和权臣猜忌之事。

已有不少世家因各种罪名而被削爵, 或是抄家, 周家现在的处境亦是岌岌可危。

再有蜀郡等地雪灾严重,民乱一茬接着一茬, 蜀郡有几个县被难民攻下, 不久就要开始打仗了,若是迟迟得不到镇压, 他们周家必定是要出兵平乱的。

周世子甚是诧异:“为何孩儿没有听到半点消息?”

“难民攻占县衙, 朝廷问罪下来, 蜀郡太守唯有用项上脑袋来做交代,如此又怎敢往上报?”

“可瞒着不报,消息迟早都会传到都城, 结果都是一样的。”

周宗主瞧了他一眼, 继而道:“难道蜀郡太守就不知道纸包不住火的道理?”

周世子敏锐的感觉到了父亲话中有话。

周宗主望着嫡子, 接着道:“虽最终都会被拆穿,可他也只能顾着时下了, 哪里还会想着之后?”

周世子感觉父亲对自己说这话的时候,那双眼睛好似能看穿他所有的心思,在寒冷的天气之下,背脊也不禁浸出一层冷汗。

“在你们这一辈中,行军打仗就数二郎最为出色,所以不用多久我就会安排他从岭南回来,让他回到周家,回到郡治,我让你来,是想与你说这事,也是想询问你的意见。”

“你觉得怎么样?”

周世子尾指略一颤,垂下视线,应道:“父亲必是深思熟虑才做的决定,孩儿没有异议。”

说是询问他的意见,可却清楚不能表达半点不愿。

周宗主点了头,意味深长的道:“如此甚好,若是连一个有本事的兄弟都容不下,他日还能容得下谁?总不能把身边有本事的都驱赶走了,留下一些庸才,是吧?”

周世子听明白了这些话中敲打的意思,应道:“父亲所言极是。”

“你将来要接管周家,不能没有容人之心,若是如此,这周家将来我也不放心交到你手上。”

周宗主盯着不敢与他直视的儿子,片息后开口询问:“若是世道真乱了,你能亲自带兵去平乱?”

“周家有难,孩儿定在所不辞。”

“定在所不辞……”周宗主口中过了一遍这话,随即一笑:“三郎呀,记住,就你自己在所不辞是远远不够的,若你真的觉得自己就可以了,就说明你不够成熟,目光不够远大。”

周世子头继而一压:“父亲所言,孩儿往后日日皆会铭记在心。”

周宗主点了点头:“回去吧,明日去找你二哥好好说说话,回来这么久,也该去看看你的侄子侄女了,你作为三叔,得准备两份厚礼才是。”

父亲言外之意,让他放下世子的身份,主动去亲近庶子。

更深的意思是让他去赔礼道歉。

现在没有确切的证据,父亲不会定他的罪,但心里已然确信了他就会陷害周毅的人。

“是孩儿疏忽了,明日定会准备两份厚礼亲自送去给兰姐儿和珉哥儿。”

“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