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3节(1 / 2)

加入书签

季校尉想继续开口,但看到众人皆沉默,也不附和他,心中有气。

郎将虽说得确实没错,伏危的功劳最大,但他所言也在理呀,不能仗着伏危的功劳就站在他那边。

正犹豫间,忽然有人来禀,道是岭南牧云寨来投诚,把豫章送来的五十名军医也带来了。

周毅闻言,不动声色地与伏危相视了一眼。

——来得还挺是时候的。

但因沈太守就是靠投诚入的南康城,让他们里应外合才攻下的南康,此番又有人来投诚,很难不让人怀疑投诚的真假。

季校尉开口问:“可确认了真是豫章的军医?”

“确认了,有不下三个将士指认他们的儿子就在其中,还指出有一人是卫军医之子。”

“我们正缺军医,牧云寨的人就给我们送了人来,这未免太凑巧了,凑巧得让人觉得是部署过的一般。”

“是呀,太凑巧了反而有诈。”

方才没有出声掺和争执的其他人,这回倒是附和了。

周毅不言语,朝着来禀告人道了声出去候着。

多余的人都退了出去,他才淡淡开口:“岭南牧云寨,效忠的是郡公。”

众人皆一愣,想要张口,但好像说什么都不合适。

若是效忠的是郡公,那郡公是否早有反意?

这话让他们怎么说得出来?

左右现在都已经反了,管他是否以前效忠,还是现在投诚!

“我让他们进城,无人有意见吧?”周毅环视了一圈,见无人出声后,喊来了外边的人。

“让他们入城,给军医休息小半个时辰,等吃了东西喝了水后,立刻让他们去救人。”

想了想,又道:“差两个老军医与五名大夫去降军那边。”

看了眼季校尉:“现在人手多了,总能分几个过去了。”

人多了也不够呀,而且还是刚出茅庐的小子,也不一定能堪大任呢!

可看得出来郎将是铁了心站在伏危那边,他便心不甘情不愿地低了头:“郎将所言,吾等没有异议。”

一行人入了城。

军医看着贼子送到他们手中的医箱,猜测他们早有投诚的打算。

既然早有投诚的打算,何必吓唬他们!?

想到他们被吓唬了这么多天,一时间又恨又怒,可看到城中都是伤员,他们那些恨和怒全然被揪心所取代。

得了医箱,急急地喝了一口水后,就随着先生去救人了,半点不犹豫,适应得非常快。

季校尉担心那些小军医被吓破胆,从太守府中出来后,就急急往城门那边去。

重伤将士不能移动,只能暂时安顿在城门附近。

去到城门口,想象中的手忙脚乱没看到,倒是看到一个个十五到二十来岁的年轻军医,神色认真且训练有素地给伤员清理,缝合。

那沉稳完全不像是刚刚出师,第一回 出现在战场上的新兵蛋子。

要是不说他们是刚从豫章来的,他还以为是已经随军数年的老军医。

要是来个人询问卫墉他们,问他们怕不怕。

答案是怕的。

但怕的却不是血腥的场面,而是怕自己学医不精,救不了人。

哪怕一路上经历了许多,锻炼的只是他们的胆量,而不是实践。

可时下不再是用猪肉练习,而是真的一针针缝入人的皮肉之中。

可这一路上他们见过太多的死人了,不想再看到有人死了,纵使不想也改变不了太多,但能尽他们所能,能救一个是一个。

虞滢入了城,也是第一时间与其他学生们投入救助中,根本无暇分心去想伏危现在在何处。

伏危与周毅,还有另外两人一同见了牧云寨的五当家。

五当家入了厅中,朝着周毅行了礼,打量的目光不禁落在伏危的身上。

伏危与其相视,感觉到了对方有那么丝丝不善之意,但并不强烈。

他略一琢磨自己是否见过此人,但在记忆中并无此人。

对视两息,伏危朝他微微一点头。

五当家暗暗给了他一个白眼,随即与周毅道:“护送五十军医的精兵已经返回豫章,我等幸不辱命把军医毫发无伤送还。”

伏危收下一记白眼后,暗中猜疑此人究竟与他有何过节,也好提防。

周毅第一次与牧云寨的打交道,也不因他们曾是悍匪有所轻视。

客套几番后,问:“牧云寨主派五当家把军医送来,可还另有交代?”

五当家拱手道:“寨中已随时备战,全凭郎将差遣,我等奉寨主之命,留在郎将身前听从差遣。”

“此战已休,暂无他事,你们从熙平而来,一路奔波,先行休息,等前方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好了,晚间再议事。”

说罢,转头吩咐人在这太守府寻个地方让他们休息。

五当家从厅中出去前,又特别瞧了眼伏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